1.事务的隔离级别(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)
- 原子性(Atomicity)
- 一致性(Consistency)
- 隔离性(Isolation)
- 持久性(Durability)
2. 以太网分为那几层
应用层,传输层,网络层,数据链路层
3.hash存储的原理
哈希表(hash table)是实现字典操作的一种有效的数据结构。
尽管最坏的情况下,散列表中查找一个元素的时间与链表中查找的时间相同,达到了O(n)。然而实际应用中,散列的查找的性能是极好的。在一些合理的假设下,在散列表中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时间是O(1)。
1) step1 取数据元素的关键字key,计算其哈希函数值(地址)。若该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还没有被占用,则将该元素存入;否则执行step2解决冲突。
2) step2 根据选择的冲突处理方法,计算关键字key的下一个存储地址。若下一个存储地址仍被占用,则继续执行step2,直到找到能用的存储地址为止。
常用的哈希函数
构造哈希函数的方法有很多,总的原则是尽可能将关键字集合空间均匀的映射到地址集合空间中,同时尽可能降低冲突发生的概率。
1、除留余数法:
H(Key) = key % p (p ≤ m)
取关键字除以p的余数作为哈希地址,p最好选择一个小于或等于m(哈希地址集合的个数)的某个最大素数
哈希表长度 | 8 | 16 | 32 | 64 | 128 | 256 | 512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大素数 | 7 | 13 | 31 | 61 | 127 | 251 | 503 |
2、直接地址法
H(Key) = a * Key + b;这个“a,b”是常量。
3、数字分析法
比如有一组key1=112233,key2=112633,key3=119033,
针对这样的数我们分析数中间两个数比较波动,其他数不变。那么我们取key的值就可以是 key1=22,key2=26,key3=90。
4、平方取中法
此处忽略,见名识意。
5、折叠法
比如key=135790,要求key是2位数的散列值。那么我们将key变为13+57+90=160,然后去掉高位“1”,此时key=60,
0 条评论